[转]“刺客”的纠结

早上,无意中在网上看到自己过去写的一篇文章,大意是从“刺客”所折射的文化角度,分析中国的信息化问题。首要命题是:作为工具的东方文化(关系经济)和作为工具的数字化管理(关联经济)之间又有多大的本质区别?而缘起,则是企业信息化(或行业信息化)为什么会失败。

这篇文章我就不引述了,毕竟是专业范畴的事务。在此,我想重述当年与一位企业家刘总探讨金庸的刺客观。

金庸在研究中外刺客后发现,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刺客往往在事到临头之际,忽然同情刺杀对象,因而下不了手,甚至反过来理解、相助对方,乃至舍生取义。最著名 的是春秋时晋灵公派去刺杀赵盾的刺客,他潜入赵盾家中,见赵盾穿好朝服准备上朝,天色尚早,便坐着闭目养神。刺客叹曰:“不忘恭敬,民之主也。贼民之主, 不忠;弃君之命,不信;有一于此,不如死也。”于是触槐而死。这种情形,外国刺客却没有。

金大侠评点曰:外国刺客是职业行为,与中国古代的刺客在道义上的出发点完全不同。职业行为以敬职敬业为最高道德,而道义的立场则可以随机转换。

这一点我与金庸意见不同。刺客在全世界都是职业行为,中国的刺客也不例外。同时,我们该注意到,外国刺客还有一个惯用的名称是杀手,而杀手的准则,我记得 科幻小说家艾西莫夫为机器人杀手确立一个重要法则:不能爱上目标,也不能爱上委托人。违背此训的刺客显然不是合格的刺客。

然而,当时刘总却认为,即便从现代的价值观看,也要对这位中国刺客先生表示敬意,因为他成为一个人而不是机器人。刺客没有尽职尽责,失败了,自杀了,这在 他国是耻辱,而在中国则是舍生取义——中国人所能得到的最崇高的价值评判。只要你扎根在中华文明的土壤上,就不可能逃离其侵袭,这是古往今来的标准,没有 谁敢忽视这些既定价值观。

我们还交流企业政治。其实说穿了,只要在中国人际环境中,政治始终是无法避免的,或者说,政治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。研究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,自古以来成 功的战例、成功的商号、成功的帝国,乃至成功的圈子、成功的家庭……都不是铁血、精确和冰冷的机器和规则造就的,通常是在一些微妙的形势下,通过一些只有 中国人才能理解的智慧和行为方式。 而对于成功的理解,就更搀杂着文化的因素。比如,上文所提及的刺杀赵盾的刺客,可能不是一个成功的刺客,却成为名垂千古、为人敬仰的刺客——这种价值却是至高无上的,显然远远超越了作为其谋生手段的刺杀行为。

这就涉及到,在一个中西方文明交织、道德底线摇摇欲坠的非常环境下,价值观的取舍与侧重问题。实际上,我们每个人都不得不每天都要面对这一点,而现实中的 诸多困惑皆来源于此。大到治国、治企、治家,小到私人人际。在很多时候,人们都困惑于所得与所失、信仰与现实、公平与效率、道义与代价……无时无刻不在掂 量、平衡、挣扎,这是心力憔悴的根源。

我想,刺客在决定舍生取义的那一刻,他必定纠结万分。当时,他无论选择什么,其实都是正确的:如果选择刺杀,他会因其职业水准在业内得到交口赞誉,这样, 他未来的心脏会越来越坚如磐石;如果放弃刺杀,他会因其人性良知青史留名。所以,我认为他的纠结不是正确与错误,而是正确与超越正确。

我想,这也许是我们心灵最深处的纠结。

from 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645f9eb30100iuej.html

发表评论?

0 条评论。

发表评论